2007年10月27日 星期六

激發我的出眾品牌-口袋攜帶版

前幾天我參加的中小企業網路大學所舉辦的社群讀書會,也寫了一篇出眾!我的品牌 由我代言-讀後感。這本書不長,差不多200多頁,可以很快讀完。
其實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扮演很多角色,在家可能你是父親、母親、兒子、女兒;在公司你可能是總經理、經理或是小職員;在外你可能只是一個路人或街頭革命家。不管如何,你的角色不容許你只有一種裝扮,想要扮演好,的確不簡單。我們也確實想要將我們的每一個面向都呈現的很美好,也想戴了這個面具之後,就是佼佼者,讓他人沒有怨言的餘地。但是這可能嗎?
這本書的作者希望我們建立起外在的品牌構面(能力、標準及風格),還有內在的品牌真實性(目標、願景及價值觀)。其實有些條件我們已經都具備了,或許你已經習慣你的的特質,所以你並不了解。作者認為你可以詢問你最好的朋友,到底你擁有甚麼魅力的條件?也可使用"品牌價值觀量表",找出七項的價值觀。你擁有許多迷人的特質,你已經挖掘出來之後,還必須配合品牌特色:獨特性是確定你的信仰,然後身體力行,你的品牌色彩才會逐漸的鮮明強烈;連結性是表現獨特並不足以讓人覺得你很重要。你的主張的信念和人之間必須有所連結。當一個人相信你能了解、同時在意他所看重的事情時,你們之間的關聯就產生了;一致性是你的表現與眾不同並能與他人建立聯繫,而且你的態度與行為始終如一。一致性是優良品牌的品質保證。
了解這些之後就可以發展和管理你的個人品牌架構。宣言是一組個人品牌構面、一個個人品牌平台與一項個人品牌承諾。可以將這些重要資訊寫在紙片上,放在口袋裡或皮夾裡,常常拿起來看看,就不會忘了你的品牌宣言並時時警惕自己。

我用VBA做了一個品牌管理的程式,在此下載,說明如下:

1. 按鍵說明
從左邊開始算起。

  • 第一個是個人品牌構面。
  • 第二個是重要價值觀。
  • 第三個是7項價值觀。
  • 第四個是個人品牌真實性。
  • 第五個是列印資料。



2.個人品牌構面說明
點選B2下拉式方塊可以參考別人的構面。可直接在綠色框輸入資料或按藍色框的文字。填寫完畢之後,再按A3的"儲存你的資料"來儲存你輸入的資料。記得只是將你的資料複製到另外的儲存格,所以必須再按存檔才能將檔案儲存在電腦裡。



3.勾選品牌價值觀量表
在C:E欄勾選你對B欄的價值觀看法,然後點選"完成"即可顯示E欄的"很重要"價值敘述。



4.最重要7項價值觀
此工作表顯示剛剛所挑選的很重要的價值觀,可能超過七項,需要取消比較不重要的項目。



5. 個人品牌真實性
然後在紅框填寫個人的品牌真實性,包含目標、願景及價值觀。



6. 印出
最後點選"列印資料"將剛剛填寫的內容列印出來,放在口袋裡,隨時檢視是否違背自己的宣言。

2007年10月25日 星期四

出眾!我的品牌 由我代言-讀後感


上星期六(10/20)中國生產力中心中小企業網路大學所舉辦的社群讀書會,閱讀書籍是「出眾 我的品牌由我代言」。主講人是許張原老師。許老師將此書講的頭頭是道非常精彩,剖析很清楚,並將自己的經驗融合其中,讓底下學員有一番見識。以下是我的一些見解:

我們從書籍的大綱可了解此書的所要傳達的概念。首先你要了解你的個人內涵,也就是你擁有甚麼特色?接下來知道優異品牌的條件,可分為外在條件,有三個個人品牌構面,包含能力、標準與風格,另外為內在條件目標、願景與價值觀,這部分是達成強勢的個人品牌所應具備的條件。然後是發展及管理品牌的架構,包含宣言、品牌構面、平台、承諾、測試及建立,這部分是建立優良與強勢品牌所應處理的流程。##ReadMore##


品牌特色

品牌是種關係,一種個人值得他人信賴的重複印象關係。

  • 獨特性:他們主張某些信念。他們具有自己的觀點。
  • 關聯性:他們的主張與某人所看重的事務相同。
  • 一致性:唯有透過人們的經驗或觀察所記錄的行為前後一致,那們所發展出來的關係才會令人信服。


個人品牌構面(外在條件)

  • 能力:我們扮演的角色與他人的關係。你是否能夠滿足某人的基本期待息息相關,「具有能力的」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夠格」為某人做些事。
  • 標準:我們做事的方法。是我們願意堅持一致的表現程度。
  • 風格:我們與他人建立關聯的方式。我們與別人溝通與互動的態度。不只透過第一印象,而且還經過反覆接觸繼而產生。

能力是品牌的名詞,則標準與風格就是修飾此品牌,也就是敘述性的副詞和形容詞,這兩者將你的品牌的影像,獨特且清晰地刻劃在某人的心目中。


優異品牌真實之路(內在條件)

外在條件與內在條件需要充分配合,然後搭配獨特性、連結性與一致性。

  • 第一個路標是,你認為自己活在這個世界上的目的。為什麼你存在這個世界上?為什麼你在這裡?
  • 第二個路標則要描述你的願景。你人生的目標是甚麼?你有什麼夢想?你想要創造什麼?
  • 第三個路標就要釐清你的價值觀了。你的信念為何?什麼事情對你來說很重要?你最想要做什麼?或最不想要做什麼?來達到成功的目標。

發展與管理品牌的架構


人性特質解析

人們喜歡用人性中的特質來描述他們熟悉的品牌。

你讓別人在與你互動的過程中,了解到「誠實」的價值了嗎?(這就是誠懇)

你鼓舞他們,讓他們覺得有了動力嗎?(這就是振奮)

你讓他們覺得比較有能力完成他們的任務或願望了嗎?(這就是能力)

你提升了他們學識和認知的層次、或提高他們品味或愉快感受的程度了嗎?(教養)

你讓他們比較有能力或有彈性去處理生活裡每天都會遇到的問題嗎?(歷練)


建立構面流程

確認與你能力相關的領域。寫下你的能力!

檢視你的標準及價值觀。寫下你的標準及價值觀!

界定你的風格。寫下你的風格的特質!


記住品牌平台

品牌平台是唯一,也是最主要特色。檢視構面時,找尋單獨哪一項動力能將活力挹注到這個模型。這個重要品牌價值無論是標準或風格-就是你的品牌平台。

可讓你的朋友用幾個字來形容你。

寫下你的個人品牌特色(平台)!


品牌承諾的實踐

建立一個強勢的個人品牌不僅是要真誠待人,更要忠於你自己 - 這兩者是一樣重要的。品牌承諾建立在品牌平台上,也就是你最主要的品牌價值。

  • 提出品牌承諾方法
  • 令人印象深刻的承諾不應過長,5-8個字即可。
  • 有力、可執行,令人振奮及受鼓勵。
  • 別人可以受惠。
  • 依據獨特品牌標準或風格所提出。
  • 如何向他人提供價值。
  • 反覆思考之後,找出貼近你的品牌。
  • 督促你,全心全力專注你的品牌優勢上。
  • 通過親密好友或家人的考驗。

寫下你的品牌承諾!


測試並強化你的品牌

  • 累積品牌存款
  • 歷久不墜的品牌
  • 事務轉變的過程
  • 測試是一種過程
  • 隨時請益
  • 尋求一致性
  • 間接測試工具


品牌管理工具


個人品牌心理十大建設

品牌時刻為你個人的品牌和品牌價值在本質定義上、內涵強化上,以幾兩者間的傳達協調上提供了無限的可能。面對這些品牌時刻,你可能會因為它所呈現的挑戰面貌而感覺害怕,你也大可迎向他們,把他們看作是人生的機會。

1. 發展並精鍊你個人品牌宣言

2. 擁有「品牌的驕傲」

3. 檢視你的品牌承諾

4. 要真實,要誠實以對

5. 確認你所發出的訊息傳達了關連性給他人

6. 一致、一致、一定要一致

7. 確定你的包裝反映了其中的內涵

8. 優異的品牌自有人與之為伍,不會孤單

9. 使你的品牌與公司的品牌一致

10. 開始將你的品牌當作你資產的一部份


最後了解塑造個人品牌,不能只靠外觀與包裝,故弄玄虛或造假。事實上,擁有優秀個人品牌的人,一定能夠反映個人的價值觀,實踐自我的承諾,來取得他人的信賴並追求認可。自己的品牌一定要貨真價實忠於自我,誠懇待人。所以自我品牌是長久與他人相處所建立起來,虛偽的手法而塑造出來的品牌,有可能暫時有此機會而成為口碑良好的品牌,但是維持力可能不足。


延伸閱讀:激發我的出眾品牌-口袋攜帶版

2007年10月22日 星期一

Outlook也能搞定GTD-簡便數位式任務管理方法

嘗試使用GTD的電子應用工具,發現不是太複雜就是功能不完整。GTD的水平管理5個階段,分別是蒐集、處理、組織、整理及行動。在蒐集階段可以使用紙張式或電子式,關於紙張式你可以用一張摺疊的小白紙 或一本小手冊,甚至這個小遊戲 或者DiyPlanner 的工具;而電子式的方法你可以使用PDA、錄音筆、數位相機都可。但是紀錄的工具以方便為主,什麼對你比較方便就用那個工具。
蒐集來的資料就是要處理及組織,然而使用紙張式就會產生一些問題,任務與任務之間聯繫性不足,提醒力又不夠。所以能使用電子式工具是最好不過,目前根據 GTD的概念所開發的軟體,多多少少有點不足,很多都沒辦法處理email,只能整理輸進去的任務,可是email這麼流行,成本幾乎等於零,所以很多企 業或學校的任務、專案、訊息或者一些指派的工作大都以email為溝通的工具。沒辦法處理email就喪失實施GTD的意義。當然也有一些免費的軟體例 如:jello.Dashboard 是可以處理Outlook的mail以及GTDInbox 是與Gmail相配合。但是這些都需要學習另外一種操作方法而且大部分的軟體中文化不夠,如果能直接使用Outlook配合GTD的流程,將是一種簡易及 方便的方法,畢竟Outlook普遍性佳,讀者也比較熟悉。所以如果學習另外一種軟體的操作而增加自我的壓力時,就違背GTD的作者的良意。

輸入你的工作
Microsoft翻譯task為工作,也可把它當成你需要處理的所有項目,包含家裡與職場的事情。當然如果家裡與辦公室各有一台電腦也可將它們分開來處理。GTD的方法就不重複,在此只說明Outlook 2007應該如何處理。

Outlook有幾個主要的功能,打開Outlook之後,左下角顯示各功能的圖示,左邊第一個是郵件,再來是行事曆連絡人工作記事資料夾清單捷徑。點選倒三角形能管理這些圖示,裡面還有一個日誌。我們將以工作為中心來控制其他功能。


點選工作圖示之後,再按紅框的區域就可輸入你的任務,我們已經輸入許多的任務,如果勾選就表示完成或在最後欄位的紅旗上點選右鍵,再選擇"標示完成"也是可行,這項工作項目就會標上刪除線。


調整欄位
如果你發現你的欄位與這裡的圖片不一樣時,不要緊張,可以增加或移除欄位數目。
首先在欄位上點選滑鼠右鍵就換顯示快捷選單,選擇移除這一欄此欄就會不見,如果選擇欄位選擇就會顯示清單讓你挑選適當的欄位名稱,然後點選這個名稱移到欄位列的位置即可。

類別標籤的歸類方法
GTD使用場合來分類任務的性質,它是標示@電話、@辦公室...的標籤來群組各任務。Outlook是用類別來做區分,而且2007增加了顏色管理。經過上面了欄位縮減之後,又輸入了一個工作任務,到期日欄位會顯示今日的日期,點選該項的到期日可以更改日期,至於類別則是空白,所以在空白處點選滑鼠右鍵,顯示快捷清單,裡面有我先前所制定的類別項目,一開始只會顯示顏色類別的名稱。所以我們必須更改名稱來符合我們所需,接下來點選所有類別,用來修訂類別的規範。
然後顯示色彩類別的窗格,點選左邊的名稱,再按右邊的重新命名就可改變該顏色的名稱。當然可以再新增一個色彩類別或快速鍵等等功能。
到目前為止,我們很簡單地就建立的各工作還有任務的標籤,達成分類的效果。你可以點選工作的欄位列的欄位名稱來排序各個項目。例如:點選到期日就會根據時間的遠近來排序。如果有些工作項目是參考用,可以將日期定為無,然後在左側的目前檢視點選今後7日間就不會顯示。當然也可點選最底下的自訂目前檢視來設定檢視的方法。

處理Email的工作程序
在我們輸入到工作之前,就已經把不要的雜事捨去,所以使用工作就能處理我們大部分的任務。透過紀錄、整理、標籤、排序等等功能都可將工作項目整理的非常有秩序。
接下來是如何將Email轉入成工作,首先點選左下角的第一個郵件圖示,就會轉到郵件操作畫面。找到一個想要處理的郵件,然後點選該郵件的最右邊空心標幟,就會轉入為工作或將該郵件移到左下角的工作圖示也可。你再點選左下角的工作圖示看看是否顯示該郵件。

也可以用滑鼠右鍵點選郵件然後移到工作圖示,就會顯示選單,選擇以工作連同附件一併複製到這裡,此郵件就會成為工作中的附件。此方法好處是移除工作的項目時,此郵件並不會被移除。


操作工作指派
點選左上角的新增就會顯示Outlook最主要的功能,有個約會會議邀請。約會是我們約定在某時間所要履行某項任務的設定;會議邀請是要求他人與我或他人共同在某時間來協商任務。行事曆都有提醒功能,人們常常忘東忘西,所以這項功能對我們有很大的助益。將行事曆的項目轉為工作,就如上面郵件轉入工作的方法類似,就不再說明。
我們已經知道工作功能可以包含任務、郵件及行事曆的項目,所以以工作為中心就可以處理你職場上所要應付辦公事務。接下來是任務如何派遣(工作要求)。首先,點選新增工作要求
顯示工作的操作畫面,然後看看功能區的管理工作,有個取消指定就是如果點選工作的項目會顯示此畫面,但是會顯示指定工作,點選指定工作也可以將此任務指派給他人。接下來將收件者及主旨填入,也可設定其他的選項,再按傳送就可傳給受委託的人。
點選左下角的工作圖示,然後選擇一個工作項目,就可在功能區的管理工作看到指定工作,也可將該工作項目指派給他人。


顯示工作清單
顯示工作清單有三種方式可以顯示,一個是點選左邊的目前檢視窗格或索引標籤的檢視-目前檢視;另外一個是右上角的搜尋待辦事項清單;接下來是點選右側的代辦事項列也可看到清單。在欄位列點選類別就會按類別方式排序,我們就可看到不同的場合需要執行的行動項目。
如果想要找尋特定的項目時,也可以使用搜尋方法。例如:在空格裡輸入辦公室,就會搜尋是辦公室的的類別標籤。顯示的項目是根據左邊的目前檢視的點選項目為依據,也就是如果你是點選今後7日間,搜尋出來的工作項目就不會顯示7日以後或今天之前的資料。


以後就可以直接點選右上的倒三角形,直接選擇最近搜尋的選項,就不用再輸入文字。


列印工作任務
我們可以使用A4紙張以8等份來列印工作項目,與最佳檢視方法-口袋GTD一樣。
首先,在目前檢視選擇所需要的工作項目,然後點選索引標籤的檔案-預覽列印-版面設定-使用紙張-A4-1/8 sheet booklet-縱向。然後再按列印即可。
自訂檢視
列印是根據檢視的欄位來設定,因為我們是要在A4紙列印8個表格,所以需要減少欄位到三或四個,才不會擠在一起。日期有時過長,可以點選左側的目前檢視-自訂檢視-欄格式-到期日-格式來修訂日期的長度以便看清楚列印表格中的項目。當然任務不會很多的話,後面的表格沒辦法列印出來,只要再一支筆,就可成為蒐集雜事的利器。放在口袋裡,又不會占位置,攜帶非常方便。

還有一個重要功能為日誌,此項功能能追蹤與特定連絡人或事件的溝通歷程。所以,有些任務或專案可以啟動設定就可紀錄你們溝通的經過。

透過紙張與Outlook是不是很簡單又容易,不會多增加自己的困擾及負擔,降低自己學習的壓力。

2007年10月21日 星期日

業務經理與業務人員所應理解的預測方法

人類有思考以來就開始預測,看看天上的星星就開始推想天下發生什麼大事?看看龜殼被火燒之後的紋路,就開始預測這次出征到底會不會勝利?一般平民使用圖讖與詩來預言未來的狀況,而卜卦又是另外一種預測方式,這些種種古代民智未開的預測方法到現在還流傳著。現代的社會發明了許多工具來預測未來,天氣預報、颱風的走向、球賽贏球的機率、候選人當選的機會等等。可是好像也沒有特別準確的方法,未來是不確定的狀況,就是不確定所以人們對古代種種神秘的預測方式特別著迷。##ReadMore##

一些科學預測總是有他的缺點,就是預測常常不準確,所以對業務經理或業務人員來講,預測是能不做就不做,因為預測出來的銷售數字沒有一次正確,事後常常被主管或其他部門抱怨。可是就業務管理來講,除了給自己單位有個明確的目標以外,其他部門也需要根據銷售預測來進行他們的下一步的決策,所以不預測又不行,業務經理只好週而復始從事這些吃力不討好的任務。當然,其他也有他們需要預測的部分,而業務預測可作為相當作要的依據。其它部門需要業務部門預測業績的原因,如下圖所述:

預測應用能哪些方法

預測導致於對未來的不確定與無知,不確定明天股票會不會漲?不確定投資開一家餐廳會不會賺錢?不確定去國外旅遊會不會有危險?所以就產生了風險。買股票的時候,挪出一部份買基金,一部份放在銀行;開店的時候趕快找朋友來投資;到國外旅遊的時候,趕快去買保險。這些種種行為都是在分散風險,因為對未來的認知不確定與無知,而產生尋找各種方法來降低可能的損失。風險低企業獲利就不高,因為風險低,獲利高的時候,人們就會盲從的跟進,投資成立公司與之競爭,多家競爭者出現之後,獲利就減少了,相對於投資金額,獲利率降低風險就提高了,風險提高就有倒閉嫌疑,所以高風險高報酬,低風險報酬率就不佳。

預測就是對未來的一種想像,希望預知可能發生的事,並且趨吉避凶,所謂趨吉避凶就是如何提高獲利降低風險。目前預測的方法可分成三個主要的分類:定性技術、時間系列和探索/因果方法。

定性技術

定性技術依靠的是經驗與直覺,所以將管理者的見解,專家的看法,顧客銷售調查等等轉換成估計值。因此所花的時間比較長,所支出的費用也比較高,而且單單以一個業務人員的人力很難達成。在缺少歷史數據或者強調專家知識的時候,透過調查、會議、協調方式作為處理過程,所以當資料較少或新產品上市時,可以用此方法。定性技術有下面幾種方式:

  • 高階主管(專家)預測法是由上而下的一種判斷未來業績量的方式,高階主管應該在公司工作很長一段時間,是屬於專家的身分,對公司行業的運作有多年的經驗,所以透過調查及會議收集其對事件的想法。
  • 業務人員調查法是由下而上的一種判斷自我未來業績量的方式,通常是基層業務人員的預測工作。收集各區域的業務人員銷售預測值,然後業務經理再彙總各區域的預測值。業務經理視情況修訂預測值,使之更接近公司的政策與市場狀況,並形成比較可達成的預測目標。業務人員是第一線接近市場的人員,所以客戶的想法,競爭者的處境都會比較了解,因此預測值會比較接近,但是此調查法有個缺點就是業務人員或業務經理為了怕未來有業績上的壓力,所以通常會稍微調低預測值讓高階主管訂定業績目標時能調降以符合自我的利益。
  • 市場調查法此方法是針對客戶或專家寄發問卷、實地訪問或電話訪談,並收集這些答覆者的資料,然後以統計工具進行分析,得出結論。通常市場調查法的運用曠日費時,若要用在業績的預測上恐怕不太適當。畢竟除了年度銷售預測外,每個月也需要預測業績以調整年度預測的誤差,如果用調查法的話,公司的費用支出將會多出很多,時效上也緩不濟急。另外一種是業務人員以書面或電話方式,調查客戶下期業績預測量,然後彙集這些資料產生自己的預測值。但是通常這種方式準確率比歷史交易數字還差。
  • 德菲法(Delphi method)—此法是由一群專家組成委員會,以匿名方式進行,利用問卷了解各委員會成員的想法,然後將意見分享給其他成員了解,各成員可獲知其他成員對此事件的想法。接著再利用問卷了解各委員會成員是否修改他們的想法,所以每一回合再進行時,都可知道他人的意見,也慢慢的修正自己的預測,經過數次討論之後,直到最後達成所有成員都可以接受的預測為止,建立彼此的共識。此法可收集一些比較沉默成員的意見,畢竟在會議上大多數的人都不太喜歡發言,所以也無從得知這群人的想法。

時間系列

根據過去的銷售資料以預測未來短期的需求變化與趨勢,還有銷量循環現象,它是一種以時間間隔為基礎來觀察其中的現象。通常有下面的方法可供運算。

  • 長期趨勢
  • 季節變動
  • 循環變動
  • 不規則變動

探索/因果方法

使用歷史資料包括任何有關的資訊來預測未來的需求。主要探索原因與結果間的關係。通常有下面的方法可供運算。

  • 多變量分析
  • ()迴歸分析

預測所應該採取的步驟

了解什麼是預測方法之後,就要實際進行預測,預測的步驟有一些程序,了解此次預測的目的是什麼?是最為關鍵的因素,不要做了許久日子之後才發現原來預測方向跟企業的目的是不一樣的,就得不償失。再來根據目的來選擇要用什麼方法比較恰當,定性,或時間系列或因果方法,如此在蒐集資料方面也比較快速與方便。蒐集資料之後,就要確定預測所需要的時間與基準點,是不是需要很長的時間或橫跨多個區域與時間點,這是需要考慮的問題點之一。然後搜尋與主題相關的分析資訊以便預先了解狀況。下一步就是開始執行預測,預測的準確度關係到預測值的衡量,例如:MADMSE之類。最後是控制預測,使用管制圖法與追蹤法來剖析預測值是否在控制當中,然後將所得結果回報給相關主管作為決策依據。






















內文來自於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