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0日 星期三

燃燒消費者的渴望,激起熊熊烈火-原燒行銷事件,評「可看出不理性的人有多少」

這幾天炒得沸沸揚揚的消費事件就屬原燒10元行銷事件,剛好看到蘋果日報有位作者對此行銷事件的評論。看完之後,真的替蘋果日報的專業捏把冷汗。


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不是只有價格這個因素,還有一些很複雜思考在腦海裡交錯著。腦島這個器官是感受或預期痛感,當你跌倒時,它就會發生作用;當你看到人跌倒時也會;還有一項更奇妙的,當你要看到價格時,它也會響起來,讓你感到痛苦。所以掏錢這個動作會很不舒服都是腦島的關係。

因此,購買一項產品,我們通常認為都是理性問題,其實還有一些感性的成分存在。
這篇蘋果的作者評論文章,我們以這兩個方向來分析:

理性部分:時薪、成本、油價、等候、排隊、限量、免費廣告
感性部分:受苦

從上面的分類我們可以看到,這位作者一直以理性的成本、價格、排隊等理性的分析,來支撐他的論點,所以他的結論是戴老闆是行銷高手,我們都被他拐了,我不用「騙」這個字

這是一般外行人(這位作者是律師)對行銷的初淺認知,以為價格(成本)衡量等於行銷,銷售等於行銷,促銷等於行銷,或者廣告等於行銷。

我寫了一篇文章行銷人的鼓,說明這種狀況。

Seth Godin在其著作「行銷人是大騙子」中認為:消費者才是大騙子,因為「人們會為想購買的東西編謊,相信某些東西能讓自己更好,消費者比行銷人更了解自己的死穴,因此會說故事給自己和別人聽,證明自己花錢有理。

Godin當然不認為行銷人是大騙子,而戴老闆也不是大騙子,都是消費者自己在洗自己的大腦。但是洗腦過程是一種感性部分,如果用一些理性的因素10元換560來認定戴老闆是行銷高手就掉入陷阱了。

到底要不要讓消費者排隊?是一項很衝擊性的問題,我在上課中常常出這個問題讓學員討論,答案五花八門,目的不是求得一致性的解答,而是開放思考與創意。我在到底要不要讓消費者排隊再論「到底要不要讓消費者排隊」有詳細的論述,你會覺得讓消費者排隊購買不是那們簡單。

我把排隊放在理性部分是因為單純認為我要便宜的套餐,但是隱藏感性部分,就是認同感與社會證明,所謂認同感是我跟我同儕之間對某件事有共同喜好;而社會證明是別人做我也會跟著做,這隱含規避風險,所以形成一窩蜂,風頭過了就風平浪靜,恢復原狀。

限量是稀少的意思,物以稀為貴,本來就會搶著要,當然要排隊等候。《影響力》的作者Robert B. Cialdini認為:「稀有性原理在我們確定事物價值時,有著強大影響力,最直接了當的作法,是所謂的數量有限策略:告訴顧客某種商品供不應求,不見得隨時都有。」

限量100位吸引消費者大太陽底下大排長龍。還有另外一個原因,當我們為了達成一個目標時,作一些準備動作(收集93年版的10元硬幣),動作準備好了,我們的動機就會非常強烈,排隊算甚麼,努力的結果,達不到目標又遇到不公平,憤怒只是剛剛好而已。

這是壞行銷還是好行銷
我認為這只是促銷行為,促銷只是短期的事件而已,行銷是長期規劃。短期當然賺到消費者的注意(我以前就不知道有這家餐廳,經過這次事件,很多人都知道了),但看到混亂的場面,我覺得消費者對他們的印象不佳。但以長期來講,台灣的消費者是健忘了,只要服務好,客人還是會回籠。


戴老闆是否是行銷高手?就藏在你的心中。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