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人的鼓-3
最近Facebook正夯,宅男若沒申請就好像變成另外一國的人,好像跟網路沒關係一樣。FB又跟部落格不同,它以社交觀念起家,所以強調親朋好友的連結,朋友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所以透過這一層關係我們彼此認識,彼此關心與協助。就如Milgram所研究的六度分離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一樣,我們建立了個人人脈網路。
我們在FB透過這層關係認識了許許多多的人,我們把他們稱為朋友,可以同享樂也可以共訴苦。慢慢的我們彼此告知我們喜歡甚麼,討厭甚麼,想要去這個地方,不太喜歡去那個地方,喃喃自語給好像是朋友又沒見過面的朋友知道。這些傳播力量很強,根源於「信任」。信任兩個字一直是行銷人想要追尋的,它可能來自於來血緣、姻親、同學、同事、同好…的關係,但是行銷人都沒有跟消費者有這層關係。
##ReadMore##
FB的成員會對某事件發表獨立看法,也會彼此玩玩遊戲,更有可能被朋友所影響,漸漸的形成口碑文化,慢慢地,行銷人從部落格盯上FB的特性,FB的病毒更可怕,更值得「信任」兩個字的發揚,於是充滿網路特性的部落格行銷發作之後,轉到FB來。病毒行銷強調自動發作,在FB慢慢又變成被動式,也就是干擾性行銷。
自從加入FB以來,我會加入朋友,也會被人加入,凡是要求我加入的,我大都來者不拒。我常常收到訊息,你也可以將這些訊息稱為廣告或邀約,有要教你致富,有要一直要你加入社團,有要幫你算命…等等,這些對我來講,不會影響我的生活品質,訊息傳給我無所謂,就像大賣場的DM一直寄到我家來一樣,我都會看一下,喜歡就去買,沒感覺就放在桌面上當熱湯的墊板。
Seth Godin將噴嚏者分成無原則與權威,將訊息傳出去的人被稱為噴嚏者,噴嚏帶有病毒,所以一打噴嚏你附近的人全部遭殃。別人得了病毒之後,也會傳出去,這就是病毒行銷。無原則噴嚏者是有收報酬;而權威噴嚏者是以自己的信用傳播訊息而且沒有報酬。當我們在FB與朋友聊聊八卦沒有任何利益可言,你以你的專業、自我的判斷對某件事下評論,所以,你的朋友信任你,讀者看到你的文章之後,覺得滿契合他的心,他也信任你,於是,你就是權威噴嚏者。
你被誘惑了,你難以拒絕只是寫一篇文章報導某產品就可以取得報酬,久而有之,你變為無原則噴嚏者,你的權威會慢慢地消失。但是必須注意一點,有些成功的無原則噴嚏者有可能變得更具有權威。
行銷人找到這些權威噴嚏者,請求他們的幫忙。FB本來是社交網站,以彼此朋友的關係進行人脈關係管理。行銷人介入了,他開始收買權威者,甚至乾脆將一般行銷運作方式直接應用。
我想網路本來是病毒行銷的方式,在FB就變成干擾式行銷。那FB跟電視廣告或貼在外牆的廣告又有何差別呢?應該有,變成更有效率到達消費者手中。你看電視廣告是以輪番式,也就是軍事用語的「飽和式攻擊」來讓消費者相信你的產品,但是行銷人不知道消費者是誰,所以代價就是成本,大量做各式各樣的廣告,並日以繼夜的播放。
類似大賣場的DM會比較好,會直接到目標消費者的手中,但是也要有資料留在對方,他才有可能寄給你阿!而FB的行銷特色是知道你是誰,也知道你在哪,如果你的資料清楚的話,更知道你喜歡甚麼?你的個性,你的一切似乎掌握在行銷人的手中。所以,FB擁有這兩個特色:病毒與干擾行銷並存。
那麼Seth Godin在幾年前所強調干擾性廣告之死,是否正確呢?或許那時候沒有mySpace、Twitter與FB。
FB干擾行銷太嚴重時,會不會像傳統平台一樣,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漸漸地消失了。
講一個笑話,有一天小明說:「拿破崙很厲害,指揮軍隊打勝仗,他慣用右手指揮軍隊向前攻。」小明指著右手說:「有一次他用這隻手,一直喊:衝阿!衝阿!我們向前衝!打敗敵人。」結果沒人向前衝,這是為什麼?」因為那是小明的右手,並不是拿破崙的。
我們行銷人就像小明一樣,指揮的手不是你的,而是背後很多老闆的。我們也希望像擊鼓一樣,擊一聲,軍隊像前行,聽你指揮。或許念念咒語,就有人起乩,隨著你來擺佈,叫他們做甚麼就做甚麼,命他們往東,就不敢往西。可惜的是,擊鼓手並不是將軍,他只是聽命於將軍,你的咒語也只是轉述神明的話,你也只是附身而已。
這裡的行銷人不只是企業裡從事行銷的相關人員,也包含C2C的人,或正在上行銷課程的人,或者自己想要有一番作為的人。行銷無定論是不是呢?還在無定論當中,但是也要有基本的知識,也要與其他部門通力合作。行銷的目的並不是吸引消費者掏錢購買而已,而是要讓消費者滿意,而形成忠誠度,消費者的滿意是要了解他們的消費行為,也就是解析消費心理,可惜的是,我們沒有,我們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我們只是為了想要把產品賣出去而學行銷這們課程。總是認為其他部分只要東西賣的出去,就會水到渠成,結果常常變成蛋生雞或雞生蛋的問題產生。
行銷的目的是找出消費者心裡所想的,也是甚麼因素影響他的消費行為,其實消費者的最深消費行為是沒有變了,五感的需求一直以來都是存在的,並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造成根本的改變。就如我們祖先狩獵的習慣,到現在我們還沒改變,只是古老時代我們祖先用陷阱,用箭當武器,在森林裡、草原上獵捕。現在我們用現金、信用卡作為武器,在網路、店面上獵捕。只是我們在獵捕時,扮演兩個角色,獵人與獵物。
行銷人的鼓一直敲,是噪音還是和諧之音;是會讓消費者齊步一走或是讓他們步伐凌亂,就要看是否掌握最原始的根源,懂得消費者的心,你敲的鼓才能讓他們心有戚戚焉。
行銷人的鼓-1
行銷人的鼓-2
photo:flickr Thiophene_Gu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