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9日 星期六

時間管理是騙人的?

10/7受新竹教育大學教與學中心的邀請,前往講「時間管理」,這個議題對新鮮人非常有用,畢竟剛從高中的壓迫時間,到了大學的放鬆時間,一下子沒人管你,自己如果自制力不強也會放蕩四年。

講到時間管理總是有那麼一點點的弔詭,為什麼呢? ##ReadMore##

  • 因為管理xx時,你可以對xx增加、減少或消滅,而「時間」卻不行;有時可以對xx切割、整合、比較、儲存,甚至於排序,「時間」也不行。通通不行時,那麼「時間管理」是不是騙人阿?
  • 有人反應:聽某某人演講時間管理,照他的方法做,卻沒甚麼效果;也看了幾本相關的書籍,結果也沒甚麼改善。結論是「時間管理」是騙人的。


其實第一點大家應該知道,時間管理不是管理時間,而是整理思考、執行任務、規劃未來。在你從頭看到這裡時,已經花了幾秒鐘的時間,這段時間不會再回來了,所以,也不能管理。任務來了,你就要去做,這個行動必須用到時間,而時間不會回復,因此,就要更加珍惜。

至於第二點是他一直想要找到更好的時間管理的辦法的關係,所以,尋尋覓覓之後,來到悽悽慘慘的地步,為什麼呢?因為時間管理要用簡單方法,人們不耐複雜的操作,所以找到一個簡單方法,持續做,重複執行,你會發現你做事的效率會改變很多。

一開始上課我總是要求他們分組,討論績效不佳與時間管理的辦法,他們答案是受到干擾與毅力的問題,這兩個確實是很嚴重的問題。毅力是沒有找到一個簡單的方法,持續做;而干擾是專注力不夠,還有不懂得迴避外力的關係。

在工作時間,我們8分鐘會受到一次干擾,每次干擾5分鐘,所以每天有50-60次干擾,有4小時的干擾時間,最煩惱的是,80%都是無意義的,也就是3小時浪費掉了。你可以用這種方法改善:

  • 告知他人,我只在某時段有空。
  • 在門前或桌子上或隔板上掛上”工作中"或"請勿打擾"。
  • 使用肢體語言,如只轉頭不轉身,手拿筆寫字或打電腦…等。
  • 利用結束用語,如我明天一早要交報告、我要打電話給顧客…等。
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他們沒有提到的-膨脹,也就是自以為時間很多。我們可以稱為「帕金森定律」,有人一封信可以寫10分鐘,也有人可以寫1小時,所以,我們會將工作自動膨脹,直到佔滿可用的時間為止。很可怕吧!

記錄任務很重要,一旦你看到你的清單上的任務長長一串,你就會漸漸打消還有很多時間的念頭。但是記錄工具非常多,包含紙類的筆記本、便利貼、萬用手冊或者電子式的PDA、手機、電腦、網路等等。沒有一個是最好的,各有其優缺點,所以,你應該選擇一個「適合」你的簡單工具。

通常我會教他們利用小冊子來記錄,用使用過的A4紙即可。我的構想是來自於PocketMod,攜帶方便、用法簡單就可以將你的任務依照標籤列出來。

如果干擾與時間膨脹問題解決了,我相信你會多出一半的時間。接著就要思考我多出來的時間要做甚麼有價值性的工作。

2010年10月8日 星期五

感性、簡單、具體才能用簡報打動人心

10/2我早上來到「獵你個頭」兩岸營利選拔賽的會場,早上是練習而已,我看到Dennis這組是報告老人保護與寵物失蹤定位議題。我參加了幾次會議,但是整個簡報我是沒看過,所以是我第一次聽Dennis完整說完,我第一個念頭感覺太複雜,聽起來好像不簡單。其中我聽Dennis講到老人跌倒的問題時,我看到好多圖與文字在上面,當下我就建議:應該用一張滿框的老人跌倒的圖片,然後,再講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為甚麼要這麼講呢?情感,就是感性訴求。我曾寫一篇「感性與理性的銷售人」,可以參考我的BF網誌

評審委員應該是評審當下第一次看到我們的簡報,所以表面上是理性分析,其實感性判斷。 ##ReadMore##

後來,Dennis講到他父親的中風的事情,我眼睛為之一亮,感同身受,因為我母親也中風,我跟Dennis講這個很重要,一定要講,這就是說服力,用說故事影響別人的情感,情感一促發就不可收拾,好感度直上昇。你看好萊塢的電影阿凡達...,最近國內的海角七號都是用這種方法。

龍哥後來提醒Dennis展示產品,我也認為很重要,這是具體的表現,具體才能取得可信度。其他組都沒有具體,其中一組3D有展示影像,可惜的是,影像似乎是國外的影片,他們提到如果收到賀卡有3D影像顯示會讓收件者驚喜。所以,如果這組能夠展現這種具體的效果會更好。

aidy建議與觀眾互動,提議Dennis講到寵物,就問觀眾誰家有寵物,講到老人家跌倒問題,就問誰家有65歲以上的老人家。這個互動是非常棒的建議,讓人聯想到以前或現在與動物相處的時刻,還有想到爺爺奶奶、父母親的狀況,這就是情感的連結,可用來促發感動的因子。

以消費行為來講,95%都是潛意識決定的,潛意識就是情感的發酵。

陸陸續續各組上台報告,坐在我旁邊的是Tony,他是Toastmaster總會秘書長,好像到了第8組他就問我哪一組講的最好,我就說當然是我們這一組阿~我們一定會得名。因為前面幾組都沒有感動我,除了我們這一組以外,以故事為前提,然後以具體的方法解決故事所提的難題。

頒獎的時刻到了,都沒聽到Dennis這組的名次,到了第二名也是沒聽到,我心理就在想Dennis是第一名。因為Dennis表現絕對不會被淘汰。

這種創業比賽,對評審委員而言,是第一次看到他們上台簡報,彼此都很陌生,所以,開場要用情感訴求會比較能打動評審的心。最好是:

感性:開頭訴說某個事件觸發創業的源由。
理性:創業營利架構。
感性:收尾以感性說明希望創業成功後,可以解決開頭所講的問題。

可惜的是,各組報告有很多缺點。

1.不夠簡單
2.感性不夠
3.具體不足
4.文字過多

我也要來講一下評審委員。
1.有一個評審批評沒有一組講到Risk,其實非也,就我看到的,應該有兩組提到SOWT,他們有說明內部的「弱勢」與外部「威脅」,難道這不是Risk嗎?他們講到SOWT可能不全面,但是不能說沒有提到。應該是沒有一組提到克服風險的方法,如SOWT可以用SO-WO-ST-WT的策略才對。
2.另外,委員們都只是講表現壞的一面,那好的一面呢?沒人講,這是很嚴重的「不協調」現象。各位可以參考我的FB網誌一篇「認知失調」的文章。Dennis得到第一我很高興,但是我更想聽聽為甚麼我們得第一,這樣才能提供各組參考。
3.還有委員講到簡報問題,認為簡報肉有了、骨架也建立起來了,上台報告應該是面朝觀眾。這是表徵的現象,很重要,也很基本,她講的沒錯,但是盡講這些意義不大,講了這些之後,她應該朝向更深層的分析才對。就如她所講的沒有面朝觀眾的例子,她應該解釋為什麼你們沒有面朝觀眾的原因,只講看到的表徵現象,而沒有探討發生的原因。其實是各組簡報文字太多,簡報者自然而然想要在簡報上找尋文字說明,如果簡報上只有一張圖,一行文字,簡報者就會面向觀眾,解說這張投影片的意義。

很多簡報者只注意簡報內容如何,並希望把所有知道的事全部放在簡報裡,所以形成複雜,內容過多的現象,多注意感性的訴求、圖片的布置、簡單的概念才能打動評審與觀眾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