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5日 星期六

為什麼你有「認知失調」的習慣呢?業務人遭難的開始

「認知失調」是行為與態度不一致所產生不舒適的感覺,如有人喜歡吸菸,但是認知吸菸有礙健康,可是你叫他戒掉,他又不願意;議員支持某法案,但迫於民意或黨意,只好投反對票;顧客想要訂購,但是又說出許許多多反對理由。

認知失調」是不是「故意」呢?不是~大部分的人都會有這種心態。
如果你問他人:「你兒子考上台大好厲害喔!」
「哪有~剛好運氣好而已。」
還有你問:「真糟糕,隔壁的樹葉飄到你家,害你一直忙著清掃!」
「還好啦~可以健身阿!反正閒著也是閒著。」
如果你反著問:「早上就起來掃地運動喔!」
「真倒楣!隔壁的樹葉一直飄到我家庭院,害我掃的要命。」
##ReadMore##
在前面的「感性與理性的銷售人」中我們談論有關業務與顧客初次見面所產生的抗拒心態;另外一篇「習慣決定顧客消費行為」講到我們的消費行為是從習慣而來,習慣隱藏在潛意識裡。在還沒取得顧客信任之前,抗拒絕對會產生的。「認知失調」也隱藏在潛意識中,所以我們有時會不加思索提出反對意見與行為出來。

這對我們業務人有甚麼學習或警惕的地方呢?有!面子問題。

這也幾乎是顧客表現抗拒的開始,但不是真正的拒絕,而是一種潛意識的習慣,你我都有。所以,你要注意這種信號的顯示,才能找出應對的方法。

我們業務人遇到的風險蠻高了,一種是財務風險、業績風險與心理風險。這些都會讓業務人的壓力加大,可能就此提前離職。通常公司的利潤來自於sales & risk之間的平衡狀態,例如把收款票期延長,雖然風險提高不少,但是業績也會提高,如果到期日應收款項都收回來了,利潤會也會增加許多;如果顧客跑了,那利潤會降低不少,嚴重者甚至發生倒閉,這是我們業務人所要面對的銷售狀況。另外一種是心理層面,也就是被顧客拒絕的反應。或許,有人認為業務人就是要有不怕難,不要面子才能克服心理障礙,但是我們都是人阿!被拒絕多次之後,也會心情沮喪阿!這是造成業務人的「陣亡率」提高。

我一而再的被拒絕到底是公司政策、產品還是自己的業務技巧呢?

失調是行為與態度唱反調,是一種內心情感的反應,讓人針對你的說法提出反向的答案。所以,不管你認為掃地是倒楣的事,還是健康的事,別人會提出相反的意見。即使是不經意的小事,別人也會有不同的想法。

記得剛做業務人的時候,有次要外出拜訪顧客,那天下著大雨,我只有機車可騎。正在猶豫的時候,隨口說出:「雨下這麼大,外出會全身濕透。」剛好有位老同事聽到,他就說:「奧少年,破少年,這種雨不敢出去,怎麼當業務呢?」我當時一臉尷尬,就換了雨衣,衝了出去。果然,到了顧客的公司,真的全身都濕透了。

如果我當時說:「這種雨還好啦!衝出去一下就到顧客那邊,即使濕透了也無所謂。」我想這位老業務可能會這麼回答:「雨這麼大,還是不要出去,萬一感冒就不得了了!」

我們在「感性與理性的銷售人」中說過信任是彼此之間很重要的媒介,也就是要用互惠加強業務與客戶的關係,成功的關鍵也是在此。我們從失調原理了解大部分的人都有這樣的情感反應,業務人是人,顧客也是人,所以,你會有這種反應,顧客也是會有。因此,顧客也順便發出這種訊號,拒你於千里之外。可惜的是,這是潛意識的自然反應,我們業務人也會不經意發出這種訊號,讓顧客感覺你要結束談話。

為什麼有這種行為呢?
1.想要與該要:我們想要減肥,所以應該少吃多動,這是該要的;但是還是坐在電腦前當宅男,桌上還放一杯可樂與炸雞,這是想要的。矛盾心理從小被長輩壓抑開始的。你看小朋友對著糖果流口水,父母就會斥責他,要吃飯,不能吃糖果。到了青少年,父母還是碎碎念,認為我們應該做甚麼,不該做甚麼,我們做的都被認為不切實際,於是他們的反抗心理更強。你們說東,我偏偏往西,跟父母唱反調。
2.資訊價值:在與主管對話中,我們會答「是」表示順從,所以我們在與顧客對談中,他會以一種比較高的心態與你對話,因為你有求於他,一直答「是」,讓人以為以下對上的感覺。另外,一般人的想法是沒辦法顯示價值,唯有跟你不一致的思考,價值才屬於他的。

失調是情感的直接反應,跟拒絕是不太一樣,它並非出於惡意,只是自我防衛系統的反應。通常是對自我價值的反饋,畢竟,我們總是希望別人認為我是聰明的、受尊敬的。你看看那些德高望重,或有知識的人常常提出不同的意見。

我在「感性與理性的銷售人」提到在有田博士的演講中說:「要認識人脈比你好,經驗比你豐富,錢比你多的人做朋友。」我聽到他有加重語氣,也有重複,表示這句話是很重要。於是,等演講結束後,我跑去跟他「艾沙子」一下,我說:「我要交人脈比我好,經驗比我豐富,錢比我多的人做朋友,你就是啦!」(我還真狗腿啊!)假設你以前聽過這句話,跑去跟有田博士講:「您剛剛講的這句話太棒了,我聽過x老師講過,真的讓我感同身受!」

這樣講就破功了,因為這是壓抑別人說詞的重要度。

「我知道」、「我聽說」、「但是」這種要彰顯自我的學養或轉折語,只會貶抑別人,提高自己,對雙方不利阿。這些不是甚麼反對意見,其實也是失調原理的心理反射。

天生的失調會在潛意識中產生想要陳述相反的意見,漸漸地變成一種對話的習慣。我們當然要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抗拒的相反是甚麼?也就是順從。所以要使用技巧不要讓顧客踢出對話的範圍裡。

記得以前學日文的時候,在請求的疑問句裡,常常使用否定形態,如「妳沒空嗎?」、「你不方便嗎?」當時覺得很奇怪,這樣的用詞跟我們平常的習慣不太一樣,我們比較常說:「妳有空嗎?」、「你方便嗎?」。後來聽人解釋,因為日本人很客氣,不想讓人添麻煩,又不習慣說NO,所以就發展成否定疑問句型態,希望如果對方沒空、不方便時,就答YES。

根據失調原理,你倒是可以用這種方法試看看,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常常有人認為我們業務人擁有三寸不爛之舌與鋼鐵般的臉皮,像打不死的蟑螂一樣。可見我們喜歡鼓起如簧之舌對顧客死纏爛打,不管他們的反應如何,一直要傳達訊息給顧客。一般而言,我們對自家的產品、公司狀況都會比顧客還了解,你想想看你的父母、師長、主管在你的生命當中,是否一直想要傳達(碎碎念)某些觀念給你呢?那你的感受又如何呢?我們可以發現我們人想要表達內心的想法心態,在此又表露無遺。尤其對方缺少這些知識時,更加明顯。

我們業務人也一樣,一旦充滿產品知識時,在我們的心態、業績壓力、教育訓練的狀況之下,又會表現出來。想要把我們的知道的全部告知顧客,以為這樣就能說服對方。可是卻是反效果,就如失調原理一樣,顧客充滿壓力,他會反向思考。所以,我們應該學會如何閉嘴。

一閉嘴,聽力與觀察力就會全面開啟,你想想看我們人只有一個意識,當我們想要透過嘴巴講出去時,腦筋就會一直在思考,所以,聽力與觀察力就會降低。

傾聽是表達認同的重要方式之一,讓顧客說出話來,你才有可能了解對方的想法。傾聽不是注意聽顧客的話就好了,因為很多顧客都是沉默的,不像我們業務有經過訓練,所以,你要激勵他把話說出來。

1.鼓勵顧客繼續說:顧客談到一半可能會語塞或注意力轉向,我們可以嘗試鼓勵顧客能繼續聊下去或注意力集中。例如:請講、請繼續、可否對xx能詳細一點、然後呢?接下來是…等等。
2.以詢問方式讓顧客表達意見:通常問句有分三種型態,「您晚餐大都吃甚麼?」這個問句是開放式,一般人不想侷限對方的想法,所以常使用這個方式讓他能自由發揮;另外一種是「我們去吃麥當勞好嗎?」這是誘導式;還有「我們去吃麥當勞或肯德基?」這是封閉式的建議法,只用兩個或三個的選項讓顧客選擇。
3.適時反應顧客的重要內容:一方面表示你有聽到他的講話內容;另一方面是親切感。前幾天洪蘭女士在商業週刊的專欄裡,寫了一個發人省思的故事。在拍「浩劫餘生」的時候,也稱為「決戰猩球」,拍戲需要用到很多演員化妝成猩猩的外型,每次化妝都要好幾個小時,所以很多演員都會聚在一起聊天,結果是白人、黃人、黑人各自找相同膚色的人聊天。等到化完妝之後,他們卻各自找同樣毛色的猩猩聊天。我們大部分喜歡跟自己類似的背景在一起聊天,所以適時反應顧客的談話內容,會產生認同感,表示我對你的談話很重視,而且我們是一國的,談同樣的語言。
在這篇我們講了很多案例,最主要是延續上一篇「習慣決定顧客消費行為」的話題,認知失調藏在我們的潛意識裡面,漸漸的成為習慣。當然這不是一種真實的拒絕,但是我們也要尋求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除了了解顧客失調以外,也要讓自己避免說出這種話來,因為這種話是結束的訊號,持續與顧客對話才能完成買賣生意。傾聽顧客的聲音,鼓勵他講話才能減少失調發生。

photo:Auzigog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