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6日 星期四

老闆最關心你的問題解決能力

我有一位同學在讀博士班,目前正在寫計量方面的論文,其中需要解決一個矩陣問題,他來找我希望用EXCEL VBA協助他。題目看起來簡單,其實困難重重,這個困難點並不是沒有解答過程,反而過程很簡單,但是需要花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求解。它是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 TSP銷售員旅行問題,這是OR(Operation Research)或者運籌學常常面對的問題。假如有位業務員要從基隆開始出發,拜訪每個鄉鎮的經銷商,台灣有319個鄉鎮,一個地點到另外一個地點都有一些成本發生,所以產生一個矩陣圖,例如:基隆到蘇澳、基隆到桃園、基隆到苗栗…等等,扣掉本身,所以一個地方可以到318點,從這318個點的其中一個又到達317個點…等等。兩的點之間的成本不一樣,所以如何計算319每個點都跑完一次又回到原點的成本最低是TSP所要考量的。TSP的計算次數為:##ReadMore##

(n-1)!/2

公式很簡單,可是數字很大,你用Excel的函數Fact(318)/2計算,會得到#NUM,這表示數字太大超出Excel的範圍。!(階層)是318x317x316…x1。我的同學是用13!,將它帶入公式,答案是計算兩億多次,如果14!呢?30億次。15!呢?6千億次。確實驚人阿!一般的電腦要跑15!可能電腦會燒掉,所以,有些學者或研究者就發明許許多多的計算方式來節省計算時間。有許多Heuristic啟發法能找出關鍵結點來減少計算次數,如果使用窮舉法Exhaustive將每個路線都計算出來,就會曠日廢時,有時根本就是∞。但是每個研究者所開發的Heuristic不一樣,這個方法不一定是最佳解,但是近似最佳解,雖然Exhaustive可以得到最佳解,可是消耗成本過大,並不符合現實成本考量。所以一般在成本的考量之下,使用Heuristic來取得近似最佳解是比較好的方法。

古典經濟學派曾經虛擬一位「經濟人」(Homoeconomica)的人物。這位「經濟人」是位六親不認,以自己最大利益為依歸,不會感情用事的人。他每花一筆錢都經過仔細計算,不讓自己吃虧。所以經濟人的決策行為是在「完全理性」下追求最滿意的解決問題的方案。但是,這是一種理想狀態。諾貝爾經濟獎得主賽門博士(Herbert Simon)推翻了這個論點,他認為一般人是在「有限理性」下選擇可以接受的解決問題方案。所以,我們看到囚犯面對困時,會選擇招認犯行,而非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否認。為甚麼我們無法達成完全理性的決策呢?是因為缺乏資訊與不確定的因素。資訊取得是比較容易,通常可以用金錢購買,但是環境的不確定就比較難以解決,例如:911的恐怖攻擊是事前難以預測,但是它一發生,整個全球股市大跌,對投資人來講是很重的傷害。

資訊到底值多少錢呢?其實資訊是可以用金錢、以物易物或免費取得。今天你走在台北市的街頭,突然有路人問你,台北車站怎麼走。我相信如果你知道,你會告知他到台北車站的方法。對你來講,這個資訊說出口跟沒說出口都沒有損失,可是對他來講卻是非常重要。如果你認為告知這個路線的資訊要收費,我想他可能就一走了之。為什麼呢?因為他可能走兩步就可以問到人了。這就表示你所提供的資訊太容易取得,相對價值性就比較低,要換金錢或物品的機會就會渺茫。所以資訊要稀少而且不太容易取得才有價值。但是不管稀少或不容易取得都要事後驗證效用,否則這項資訊的價值就會遞減。

Maslow說人有五大需求,就是需求層級理論(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他認為每個人都有五種需求需要滿足的層級。這也是一種早期激勵的理論。包含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與自我實現需求,先要滿足最低層的生理需求之後,才逐步往上達成自我實現的需求。所以想要激勵他人必須了解他處於哪個層級,然後滿足那個層級或往上一個層級,但是當這個層級滿足之後,如果再持續滿足的話,激勵效果就會消失。

滿足有激勵效果,不滿足當然沒有激勵存在。老闆說平常你工作認真,都會達成任務,他跟你商量薪水問題,你希望加薪五千元,老闆同意,所以下個月給你加薪5000元,我想你得到薪水的滿足,也激勵你更加努力完成任務的決心。我們總是認為滿足的反面就是不滿足,但是Herzberg曾作一個實驗,他問受測者:「人們究竟想從工作中得到甚麼?」他發覺有些工作的滿足和特性有相關性,這些特性包涵成就感、認同、責任、工作本身等,這也是內在因素,工作滿足時,測試者大都歸功於自己;另外,測試者不滿足時,常常歸因為外在因素,也就是監督、公司政策、工作條件、薪水…等。前面稱為激勵因子,後面為保建因子。這兩個是分開的,也就是消除工作不滿足並不會有激勵效果,所以,Herzberg認為要有激勵的效果是要加強激勵因子。

一個企業總是有一層一層的階層式管理機構,機構中通成可分為企業功能,生產、行銷、人事、R&D、財務;也有管理功能來管理企業各個機構,規劃、組織、領導與控制,這就形成管理矩陣。我們進入企業之後,就會根據你的本職學能來安排你相對的位置,接下來就有許許多多的上司來管理你,通常是用管理功能的方法來使這個機構能達成目標。或許你是個業務員,你的上司是業務主任、業務經理、業務處長、業務協理、業務副總、業務部長、總經理、董事長等等,大部分我們稱為直屬上司為老闆、小老闆、大老闆之類。

老闆是人,所以也有七情六慾,比較小的老闆會要求一些流程順利度、協調工作、解決小問題點…等等;然而,大老闆的考量在於決策問題的制定,決策核心就是兩個:

如何降低成本?
如何增加利潤?

老闆通常是追求最大利益的「經濟人」,也就是完全理性的人。可惜的是,完全理性是不存在,他會受到資訊與環境不確定的影響,這些都會影響他的決策,使得他覺得他都是在完全理性下制定決策,但是通常結果不是。你不可能免費幫企業工作,所以,企業必須給你薪水。當老闆制定決策時,形成目標,你就是協助達成目標,或者提供資訊的員工。所以,即使你是最小的兵也像顧問一般提供資訊給老闆參考,就成為一種社會交換(SET),交換內在情感與外在訊息。

資訊有很多種,透過資訊與你的經驗來解決問題,就像前面所講的,你如果用Exhaustive的方法,把所有資訊全部提供是有困難的,因為一方面你沒有那麼多的時間與精力窮盡所有資訊;另一方面,老闆也無法負荷太多的資訊從四面八方而來。所以必須找出對老闆有用與有利的資訊,讓他能順利解決問題。老闆也需要激勵,也需要成長,他的成長,你才有機會,你要強化老闆的激勵因子,才有激勵的效果。

問題天天發生,可惜的是,學校大都教專業的問題,但是,我們的工作常常出現某些我們無法解決的問題,學校也沒教。老闆當然想找出最棒、最好的答案,但是誰能知道這個答案是不是呢?所以,賽門博士認為會出現內心衝突與決策之後不和諧。內心衝突是無法達成目標時,就會降低自己的期望,接受新方案,直到達成為止。本來你是希望有最好的解決方案,但是最後因為資訊與環境的關係,只能退而求其次,你就有可能選擇這個方案,執行之後,漸漸地找出滿足這個方案的原因,這就產生了決策之後不和諧的狀態,畢竟這個次級方案不是你當初所要的最佳方案。

老闆關心的是,你對問題解決力能力,即使你所提的不是最好的,但是你要有邏輯的認知,並告知老闆無法選擇最佳方案的因素。

沒有留言: